出社會幾年了,過年對我來說早已不再是領紅包的節日。今年的過年對一家四口之所以特別,是因為弟弟也出了社會,開始有自己的可支配收入,家裡就沒有領紅包的小孩了。
意識到這件事,是弟弟傳訊息問我包給奶奶和媽媽的紅包是多少。我大概跟他說了記憶中的數字,然後跟他說,依自己的能力包,通常奶奶都硬不收,但如果要包比我多很多要告訴我。

回家準備過年的一天,弟弟陪我買晚餐,我們邊討論著這裡吃東西相對便宜時,弟弟告訴我他預期包給媽媽的金額。
「這麼多?」弟弟願意多包點我雖然覺得開心,卻也感到有些壓力。他舉了我們剛剛討論的生活開銷為例,說:「妳在台北生活要花比較多錢啊,吃東西就差這麼多,妳還要租房子。而且我有時候會刷媽媽的卡,我想把這些錢一起還給她。」言下之意是他認為自己多包是應該的。
